10月13日,由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工会、校团委联合主办的以“庆祝红军长征80周年”为主题的沁湖诗会在北苑体育馆举行。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参加诗会,并以优异的表现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学院党委书记孙辉、院长宋世震等领导老师到现场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并观看了比赛。
决定参赛,全力组稿
今年四月初,学校宣传部召开会议布置了第五届“沁湖诗会”的有关工作。经过学院有关部门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即使有跨校区、没经验、缺人手等困难,但为了给洪山校区的学子搭建更好的平台,增强“武科大”归属感,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一定要组队参赛。
随后,经过短暂的动员,学院团委书记毕元玲带领学生开始了诗稿的创作。学生主要负责长征主题的组稿。毕元玲主要负责学院发展、规划等部分。为此,她专门询问了学院的“老人”有关学院的发展历史情况,从各部门收集了学院“十二五”的发展成绩,仔细研究了学院“十三五”规划以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讨论稿)》等文件;同时在文字结构上多次请教宣传部李杏和洪山校区综合办杨永彬老师;最后,再配合朗诵效果不断修改,终于诗稿被确定下来。
回忆整个参赛过程,毕老师说对于我们学院组稿大概是最难的,诗稿既要贴合学院实际情况又要适合朗诵,但继教院不为其他学院学生熟悉;历史有断层、不连续,人员变动频繁,不利于组稿;“十二五”成绩获得和其他学院性质不同,不容易为他人理解;学校对于洪山校区发展定位尚未确定,学院“十三五”规划还待修改。但最终,克服重重困难,组稿工作完成,获得了学院领导通过。
全力备赛,齐头并进
九月中旬,诗稿确定后,毕老师带着大家分头准备。艺术团团长杨黎妮负责舞蹈、程泽文负责情景剧和旗舞、广播站站长欧旭阳负责朗诵、毕老师和视频制作公司联系开始镜头拍摄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平时,大家利用中午和下了晚自习时间训练,十一期间四号就返校参加合训。有的同学发烧,为了不耽误训练硬是不去医院,只在寝室吃药;杨黎妮喊节拍嗓子完全说不出话来还坚持用拍巴掌的方式指导训练,跳舞的同学膝盖都是青紫的,有的甚至磕破了,毕老师看到了立即给同学们买来了护膝。在视频拍摄期间,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初登舞台,摸索前行
在10月8日彩排时,同学们都是第一次代表学院走上学校的舞台。因为紧张、场地不熟等原因,大家表现并不好,活动主办反馈的信息也不理想。很多同学开始信心不足,负责的学生们出现了慌乱的情绪。毕老师开始想办法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尽量同时和大家出现在训练场,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主颂的训练,要求大家多录音、反复听、找问题、挑毛病,甚至因为觉得有一段读得比较快,在比赛前三天重新剪接了音乐、调整了视频,一切只为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并且,通过和宣传部、团委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邀请一些老师观看以获得客观意见和建议等方式为整场表演做了很多细节强化和调整。通过反复的沟通和协调,同学们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在12日的彩排赢得了负责老师们的肯定和表扬。
尽心竭力,收获荣誉
诗会当天,大家12:30乘校车从洪山校区出发来到黄家湖,在候场区化妆等待。诗会正式开始时,学生们出现了紧张的情绪,毕老师鼓励大家:我们的心已尽、力已竭,大家只要在场上把平时训练的表演出来就是成功。
为了贴合学院,本次作品的名称定为《长征精神,在“继续”传承》。随着背景音乐响起,主颂朱运翔浑厚低沉的嗓音环绕在全场,大家都为之吸引;随后,大家用情感充沛的朗诵,层次分明、难度颇高的舞蹈、整齐划一、气势高昂的旗舞为大家讲述了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30年来艰苦的发展历程、“十二五”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学院未来发展的展望。
表演结束后,一些同学抱头大哭,为自己的一些表演的小失误,也为这段时间以来的艰苦付出。最终,我们学院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大家在候场区争先恐后的和奖牌合影。最后,在老师的催促声中,大家才依依不舍的踏上校车,离开赛场回到洪山校区。
相信经过本次活动,大家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诗句中的含义:在汗水夹杂着泪水中坚持,我们收获了鲜花和荣誉。切切实实的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在学校的大舞台上展示了洪山学子们的风采。
|